一座城,,往往因山而秀,,因水而美,。
潞州區(qū)“東山西水”,,自然布局,,渾然天成,。東山,,是總面積2200公頃的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,,與西水——漳澤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遙相輝映,,被譽為我市主城區(qū)的“城市綠肺”,。
近日,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陽光明媚,,萬物競秀,。在森林公園西側與老頂山街道莊里村東側交匯處,備受市民關注的老頂山山體生態(tài)修復項目現(xiàn)場機械轟鳴,、車輛穿梭,,工人忙著推土填坑、削坡整形……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,。
據(jù)了解,,老頂山石灰?guī)r資源豐富,當?shù)厝罕婇_采石灰?guī)r加工碎石做建筑材料的歷史悠久,。長期以來,,山體被切割損毀,植被減少,,水土流失,,生態(tài)退化嚴重。多年前,,這些采石場關閉后遭廢棄,,形成大面積的裸露礦坑,遠遠看去,,形同一個個巨大的“瘡疤”,,難看又令人心痛。
2022年11月,,以全市系統(tǒng)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為契機,,老頂山山體生態(tài)修復項目正式立項,主要對老頂山街道莊里村東歷史遺留廢棄露天礦點進行山體修復,,建設雨水管理系統(tǒng),、生態(tài)健全的海綿城市山地公園,。
項目劃分為山體修復區(qū)、景觀海綿設施區(qū)兩部分,,共計75374.01平方米,,包括裸露山體筑臺蓄坡、擋墻防護,、排水溝,、生態(tài)綠化等修復工程,梯田花海,、旱溪,、生態(tài)草坪、調解塘,、觀景平臺,、登山步道等配套工程??偼顿Y預計5199.65萬元,,2023年12月底正式開工。
“這里正進行的是蓄坡堆填和坡面拱形骨架澆筑作業(yè),。”山體修復區(qū)由山西省地質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建設,,項目負責人馬思遠指著彎著長臂工作的泵車介紹,他們首先將礦坑內及周邊的雜物清運后進行地基回填,,在坡腳下修建擋土墻防止水土流失,,之后對礦坑進行堆填與原有完整山體銜接。由于最大堆填高度達到53米,,項目采用了蓄坡堆填方法,,即臺階型分層堆填,最后對蓄坡堆填形成的坡面采用拱形骨架進行防護,,并在拱形骨架內栽植植被。“目前山體修復區(qū)地基和坡腳擋土墻工程已完工,,整體工作已完成70%,。”
山體修復區(qū)西部,新堆砌成的擋土墻已經(jīng)勾勒出梯田花海的形狀,,蔚為壯觀,。“這是景觀海綿設施區(qū),主要以梯田花海形式呈現(xiàn),,整個區(qū)域又細分為娛樂活動區(qū),、休閑游覽觀賞區(qū)、海綿城市設施功能區(qū),,確保上層雨水有引導,、下層雨水能貯存,,上層林木森森、下層風景宜人,。”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(jīng)理連建芳說,,“目前地下管網(wǎng)作業(yè)已全部完成,正在進行各區(qū)域的地基,、路面平整等基礎建設工作,,整體工作已完成 60%。”
“山體修復和景觀海綿設施建設同步進行,,我們倒排工期,、加班加點,預計今年五月底全部竣工,。”潞州區(qū)自然資源局生態(tài)修復科負責人李杰說,,“項目基礎建設完工后將栽植各類苗木15 萬余株,恢復生態(tài)面積4萬多平方米,。”
“礦坑變公園,,生活樂無邊。”莊里村村民董雙平喜上眉梢,,道出了周邊百姓共同的心里話,。
本報記者 張瀚予 見習記者 董良
(來源:長治日報)
[編輯:趙孝蕾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