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記者 桂濱
9月1日,,我市各中小學生開啟新學期。記者自市教育局了解到,,今年秋季開學起,全市小學和初中各學科起始年級將全面啟用修編的新教材,。新學期,、新教材,究竟“新”在哪里,?記者深入相關部門和學校進行實地探訪,。
教材為何要改?
“澆花澆根,,育人育心,。”無論啟智潤心,還是培根鑄魂,,都離不了因“材”施教,。據了解,2024年新教材是根據2022年版課程標準修訂,。此前,,2022版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已經出臺,對教育目標,、教育內容和教學方式提出了新要求,。課標是教材的編寫依據,目前使用的老教材是基于2011版課標編寫,,已不能滿足新課標的要求,,更換新教材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新時代的教育需求。
秋季哪些年級需要換新教材,,市教育局教學研究中心教研員田雄濤介紹,,“2024年秋季學期首先在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,2025年,,小學一,、二、三年級和初中一,、二年級使用,,到2026年,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全部完成替換,。”
新教材有啥變化,?
“新教材的啟用,不僅是對教育內容的更新,,更是教育理念從‘育分’‘育能’向‘育人’的深刻變革,。”田雄濤說。據了解,,2024秋季小學一年級的語文,、數(shù)學學科改動較大。數(shù)學更加注重課程內容的結構化,強調跨學科學習,,將數(shù)學學科發(fā)展與數(shù)學文化,、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、現(xiàn)代科技等緊密聯(lián)系,;語文加強了幼小銜接的內容,,優(yōu)先學習字形簡單、構詞率高,、生活中常用的漢字,,拼音教學時間延長,減緩了起始階段的學習坡度,;英語內容編排更緊湊,,語篇選擇題材豐富,情境和語料更貼近現(xiàn)實生活,;道德與法治緊扣立德樹人,,從校園生活切入,圖文并茂地教剛入學的學生如何禮貌待人,;新教材還在資源配套方面也進行了創(chuàng)新,,體育配備了詳細的教學指南及配套課件。
初中一年級新教材更注重“實用”,。語文更側重文學素養(yǎng)的積累,,每個單元文本增加了“閱讀綜合實踐”板塊;數(shù)學例題選擇更貼近日常生活,、科學前沿和本土化,同時強化“綜合與實踐”領域,;英語則是主題式,、項目式學習,不只教語言知識,,還教學生在閱讀中思考,。同時更加重思維、重運用,、重閱讀,、重寫作,要求學生從閱讀語篇中感知語法,;歷史增加了時間軸,、讀地圖、學史崇德欄目,,系統(tǒng)呈現(xiàn)中華文明史,,用詳實的考古實證,展現(xiàn)中華文明根脈;道德與法治新增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主題單元,,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傳統(tǒng)文化的博大精深,;地理變革尤為顯著,增加了地球的宇宙環(huán)境,、地球公轉,、多樣文化等內容,強調跨學科學習與研究,。
如何用好新教材,?
教材的變化,對基層教師的教學功底提出新的挑戰(zhàn),。今年暑假期間,,市教育局專門組織全市中小學起始年級教師參加了新教材使用培訓,各學校也組織教師開展了對新教材的研讀和集體備課,,學深悟透新課標要求,,積極準備教學資源。
“教材更新迭代,,不僅是課程內容上的更新,,更是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。作為教師,,首先應積極面對并及時適應這一變化,,做好心理上和理念上的準備。其次,,明確新教材‘新’在哪里,,及時更新升級自己的學科和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與能力。”市實驗中學教師張澤認為,,教學中,,應系統(tǒng)了解學科內容,便于進行大單元教學,,同時,,還要加強新舊教材對比,找到教學內容和結構的異同點,,改進教學方式,。新學期,學校還會通過研讀,、評課等形式,,盡快讓教師適應新教材教學。
對于如何激發(fā)學生學習興趣,,長治五中教師陳東升認為,,新教材強調了探究式學習和實踐學習,,也是在鼓勵教師要從學生學習視角,用更加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,,設計多樣的教學活動和探究活動,,以更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,激發(fā)學生自主學習能力,。
學生怎樣學習,?
對于新教材的相關消息,學生家長李女士十分關注:“我家孩子今年上一年級,,正趕上新教材使用,,作為家長需要怎樣配合,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,?”
“家長不必過分擔憂新教材的變化,。”田雄濤表示,家長應當與學校建立更加緊密的溝通聯(lián)系,,共同關注孩子的學習動態(tài),。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,學生需要學會自我規(guī)劃學習目標和時間,,自主尋找學習資源,,建立和養(yǎng)成勤于觀察和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。
“此外,,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也為學生提供了全方位,、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,學生們可以通過數(shù)字資源拓展學習內容,,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,。”田雄濤介紹。
(來源:長治日報)
[編輯:趙孝蕾]
|